1. 蓝鲸创业社首页
  2. 投稿

唐宋八大家口诀顺口溜(教你5个小妙招巧记唐宋八大家口诀)

在中国文学史上,唐代的韩愈、柳宗元,宋代的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欧阳修、曾巩、王安石,合称为“唐宋八大家”,也称“散文八大家”。

唐宋八大家口诀顺口溜(教你5个小妙招巧记唐宋八大家口诀)-1

唐宋八大家

为便于记忆,民间有诸多顺口溜流传:“一韩一柳一欧阳,三苏曾巩带一王”;“韩柳欧三苏,曾巩王安石”;“唐有韩柳,宋为欧阳、三苏和曽王”;“韩柳加欧阳,三苏并曾王”等。还有联想记忆法:“一个叫三苏的人在柳树下拱石头,汗如雨下,然后休息。”

简单地说,韩愈、柳宗元,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,先后掀起古文革新浪潮,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;欧阳修、三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;曾巩、王安石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。

明朝初,朱右选韩、柳等人文章为《八先生文集》,八家之名遂始于此。明朝中叶,唐顺之所纂《文编》中,唐宋文也仅取八家。明朝末,茅坤承二人之说,选辑了《唐宋八大家文钞》共164卷,流传甚广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名也随之流行。自此,文人写文章学习的对象就是这八个人,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

先看“唐二家”,韩愈和柳宗元。“世有伯乐,然后有千里马”,这句千古名言,就出自韩愈的《马说》;“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”,则是柳宗元《小石潭记》中之言。从中可看出他们“简而有法,流畅自然”的文章风格。在此之前,文坛以骈文为主,很多经典作品都讲求对偶、排比等手法,言辞要华丽、形式要工整,连政府公文也如此。长此以往,导致很多讲求形式而忽略内容的作品出现,言之无物,无病呻吟。为此,韩、柳从改变文章形式入手,提出“文以载道”“文以明道”,师法先秦两汉的古文,抛弃骈文形式,注重质朴语言的表达和文章内容的沉淀,从根本上扭转了文风。

再说“宋六家”,三苏和欧曽王。六人皆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骨干力量。当时, “西昆体”等浮靡文风大行其道,使文章软弱无力、言辞华丽、内容空洞。于是,王安石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“新法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欧阳修继承“文道合一”“文以明道”,苏洵、苏辙“史论纵横”,苏轼提出诗文应“有为而作”,曾巩弘扬中正平和之气,他们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,都对当时的文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。

另外,八大家都有政绩在身。比如,苏轼从京城到杭州,再到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,凡是他去过的地方,都造福一方百姓;再比如,王安石主持变法,致力振兴国家颓废的局面;又如,韩愈在朝为官时,直言进谏,写下“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”的忠言……他们用文章来宣示自己的理想,又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初心。可以说,古代士人修齐治平的理想,他们都做到了,无论是从其不朽的文章来说,还是对文风的变革来讲,抑或是对家国贡献来论,八大家成为士人的楷模当之无愧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87172970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才能评论